对此,贾琏还是表示没问题,满满的“善意”。
作为一个合格的军人,丘吉尔沿途看到的有价值的情报很多。比如新军的步枪,没有火绳,没有燧发机构,这个就很吓人了。
来到前沿时,看见正在搞挖沟的新军士兵,丘吉尔很好奇的举起望远镜观察起来。
西班牙人的堡垒是棱堡,周帝国的军队分工明确,一部分人在壕沟内防备西班牙人冲出来打反击,一部分人在挖z字形的壕沟。
丘吉尔实在是不理解,忍不住问了一句:“总督阁下,为何要挖z字形的壕沟呢”
这个距离在城头的大炮射程之外,贾琏停止观察,收起望远镜道:“爵士,请看城头。西班牙人的大炮居高临下,我方的大炮对射肯定是吃亏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您仔细看看,应该能找到答案。”
丘吉尔又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后发现,城头的西班牙人根本没有开炮的意思,而是任凭敌人继续将壕沟往前延伸。也就是说,他们其实是尝试过的,只可惜没有效果。
突然,丘吉尔明白了,惊呼:“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仰角,是仰角。当你部大炮沿着壕沟推进到一个合适的距离,城头上的大炮因为仰角,根本打不到城下的人。反之,城下的大炮能打到城头上。真是了不起的发现,这个发现将棱堡这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变成了被动挨打的目标。”
丘吉尔不愧是内行,很快就看出了挖壕沟的目的。棱堡从出现那一天起,就是攻击一方的最难啃的骨头。因为一旦进攻发起,将受到来个多个方向的攻击,并且没有死角。
实际上挖z字沟的行动,已经进行了六天了。一开始,西班牙人确实用火炮轰击了,但不能说是毫无效果,只能说是一无所获。
而且还有一个情况,挖沟不是一个方面挖,而是全面挖。壕沟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躲避炮火,并且防御的效果更佳。
就在贾琏陪着丘吉尔在前线观摩的时候,堡垒之内的西班牙总督主教、舰队司令三人领导小组,再次开会研究如何对付正在挖掘的壕沟。
“不能再任凭这个情况继续发展了,否则到时候敌人在督也很快就领悟了贾琏壕沟战术的妙味。不想以后每天被单方面炮击而不能还手,就必须主动出击。
主教是不懂这个的,但是舰队司令立刻明白了,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现在被困在这里,别指望荷兰人帮忙出手打击后勤补给线。
“该死的,当初就不该把舰队留在港口里,应该主动离港,藏在外面。这样就可以随时打击敌人的海运补给线。”舰队司令不是推卸责任,就是单纯地在抱怨,在发泄情绪。人是情绪动物,被人围困的时候,精神压力是很大的,就算每天晚上玩女人,喝酒,醒来照样会继续。
“好了,现在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主教大人开口,打断了舰队司令的发泄。
“出击吧,让民兵出击,否则大家都得完蛋。”总督语气凝重的提出建议,如果两人不同意,他是做不到的。
为啥呢,因为民兵的士气极为低落,每天都有传单撒下来不说,每天都要担心敌人打进来,时刻紧绷着,人会特别的辛苦。
这种情况下,主教的作用更大,想要让民兵出击,就只能是主教出面。
至于为何是民兵出击而不是总督卫队出击,更不是舰队的水手出击,原因很简单,精锐不多了,此前一次出击,两边的精锐损失过半了。
民兵不是精锐,死一点就死一点吧,死多少都不心疼,还能省点粮食。
“好吧,既然总督阁下决定了,我尽力,相信上帝一定会眷顾他的子民的。”主教知道自己该做点啥,尽管他的压力也很大,只能硬撑。
当当当,教堂的钟声响起,不断有市民聚拢在教堂外的空地上
主教出现在教堂门口,对着市民大声演讲:“主的子民们,我们受主的指引,来到了这里,现在异教徒来了,这是主对子民的考验,虔诚者得自会得救。请相信,主不会放弃每一个虔诚的信徒。”
主教很卖力气的演讲,但充满了忧虑。自从被围困之后,城内的治安情况不断的恶化,已经发生了好几次恶性事件了,其中有一次甚至有两边的人开枪对射。完全就是我死不死不要紧,我要仇人先死的意思。
“主的子民们,现在已经是六月底了,台风季节即将来到。相信主,一定会把异教徒送进地狱的,前提是我们能坚持到台风的到来。”
主教的这一番话,倒是产生了一点作用。毕竟都是坐船过来的,知道一旦热带风暴出现,岸上的敌人不敢说,海上的敌人一定会遭殃了。
人都是抱着侥幸心理的,更别说这是主教在宣扬主的福音。实际上主教并没有说,神会用台风达到击退敌人的目的。
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明显是神棍的经典套路。
“主教大人,您说,我们该做什么”人群中有虔诚的信徒说话了,千万不要小看宗教的作用,有的是虔诚者愿意为主去死。
说到宗教最牛逼的地方,不得不提一句三哥。给人划分等级就算了,还能让最底层的达利特相信,下一辈子会投好人家。
说到印度被殖民期间,饿死那么多人都不造反。唯一明确谋求武装独立的人是钱伯斯,这哥们组建的军队,还是被英印军击败的。
当然了,印度人也特别敬仰他,钱伯斯、甘地、尼赫鲁,被尊重为独立三杰。
后面两个就不说了,钱伯斯被尊崇,真是缺啥补啥。
总之,印度就很神奇。英印军的士兵崇敬钱伯斯的方式,是td在英国人的指挥下,击败钱伯斯的国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