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王伦与金国对战时,朝廷就联合备受女真欺压的漠南诸部牧民,一起对抗金国,可以说在建立统一战线这一块,朝廷的口碑一向非常不错。
王伦看重对各地情报的收集工作,又靠着对历史大势的相对熟悉,总是能够快速为汉军在各地的再征服过程中找到有分量的盟友,或者说仆从军。
王伦虽然记不清楚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进攻并治理云南的,但根据眼下朝廷搜集到的情报,大理国最重要的几座城池,如羊苴咩城(后世大理)、鄯阐府(昆明)、威楚府(楚雄)、腾越府(腾冲)、永昌府(保山)、东川郡(会泽)、石城郡(曲靖)、最宁镇(开远)八处是最为重要的。
就好比周朝时分封诸侯,大理国的统治区域核心就在大理与昆明两地,可以说整个大理国就是以羊苴咩城以及鄯阐府为中心,属于汉化最深的区域,由此而向外,汉化程度是逐渐减弱,到了广西、四川二行省接壤处,汉化又深。
而且由于南诏国以来的政权数次更迭,郑、杨、赵、高、段,可以说是大理国的五大世家,段氏王族属于虚君,地方权力就被其余四家连通诸多小家族瓜分。
这就意味着汉军收复大理国,完全可以做到联合一部分,攻打另外一部分。
三十七部蛮的生活区域大多在山区,即便朝廷收复大理国变为云南行省,至少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些蛮部仍旧是会被朝廷视为内藩而继续存在的。
所以三十七部蛮与朝廷和汉军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朝廷为了缓和矛盾,甚至会减免对三十七部蛮的赋税压榨和压迫。
所以卢俊义攻破陆良城后,便召集诸部蛮首领议事,受召而至的就有七个蛮部,在听闻卢俊义详细介绍了朝廷此次出兵的用意后,七蛮部皆愿意跟随汉军对付高氏。
高量成集结的私兵还来不及支援石城郡方向,又有坏消息传来:四川行省方向的汉军,在解宝的带领下,越过泸州南溪府的长江,直奔东川郡。
东川郡三十七部蛮中的乌蒙部,在汉武帝时首设县,为犍为郡朱提县,三国时期刘备改为朱提郡,并设庲降都督,此后朱提县名就几乎再没有大的变动。
乌蒙部算是大理国三十七部蛮中实力较强的一个,因为从两汉这里就盛产赫赫有名的“朱提银”。
所以前宋时期,乌蒙部对大理国的离心力就一直很强,属于三十七部蛮中,少有的同时接受大理国与前宋册封的蛮部,也同时是前宋与大理国的藩属羁縻州。
新汉开国之后,对白银的渴望便促生了乌蒙部的极度繁荣,蜀地的商人们大量涌入,租赁山地、勘探矿脉、挖掘银矿,于是中原的农业技术和一些手工业技术也被传播开来。
乌蒙部受中原的影响愈发深远,成为三十七部蛮中汉化程度最深的一个部落,这就使得乌蒙部与大理国的关系愈发僵硬。
由于北宋的武力拉胯,“中国”这个原本直属于汉人中原王朝的称号,契丹辽国自认为中国,大理国也自认为中国,就连大越李朝也在私底下使用。
羊苴咩城的大理国高层统治者们自认为属于“中国”,便视三十七部蛮为不开化的蛮夷,然而乌蒙部的汉化程度又相当高,却仍旧被视为蛮夷,如何肯心甘情愿被白蛮如此歧视性地称呼、还要受白蛮的压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