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半生在东荒蹉跎,无人欣赏的击缶高手,却在仙秦得到了嬴政的高度欣赏。
刺杀失败后,嬴政没有杀他,并且动用皇帝才有的权利,赦免了他的罪责,和那位雪女一样,丢进稷下学宫,用来教导乐家士子击缶。
两位反秦刺客,因为皇帝的欣赏,而名震天下!
雪女还好,她本来就是名动天下的赵地舞蹈家,进入稷下学宫,不过是从野派舞家,变成了官方推崇。
高渐离却是从无人问津,一举天下知。
他的缶声中包含着灭国的愤恨,刺皇的勇气和激烈,在稷下学宫的音乐家之中,和伯牙的高山流水、自得其乐,师旷的太平盛世、万众繁华,形成三大流派。
众多士子慕名而来,不过十几个元会,就让这位原本是叛逆刺客的无名之辈,成了人道第三代乐家圣贤。
经历过春秋战国、仙秦盛世,被软禁的高渐离最终放弃了复仇。
可如今,仙秦却要覆灭。
“高先生,听闻你击缶第一,不知能否和我共鸣一曲。”
却是坐在祝融身后的太子长琴走过来邀请道。
地府、巫族支持魔道有很多原因,比如两家就隔着深渊对望,不支持魔道,把祸水引出去,地府就首当其冲,受到魔道兴起的冲击。
大势不可挡啊!
地府是三界秩序根本,人界可以乱,地府不能乱。
魔教的敌人是仙秦,是百家,是佛门,唯独不是地府,地府没有必要为他们付出惨重代价。
再比如,魔道兴起是父神盘古证道无极的关键,作为盘古正宗,必须在这个时候做出自己应该做出的事。
即便魔道兴起,会威胁自己人赢秦一脉的天下!
但在父神证道面前,也必须让步。
大不了,将来巫族保住赢秦血脉,让他们日后再争天下。
总之,虽然心中有些愧疚,地府高层想得很明白,他们一开始就没有选择,只能帮助魔道,避开杀劫,保证天地轮回和父神证道。
不过公归公,私归私。
大局上的选择,不影响他们对仙秦、对百家的亲近。
随着长琴第一个对百家伸出友谊之手,原本对地府、对祖巫选择很不满的一些温和派系也纷纷冷静下来,从伯牙的悲鸣之曲中脱离。
几个后知后觉的兵家圣贤,如韩信,还惊骇看一眼伯牙。
以前总觉得乐家没什么战力,多少有些不在意。
感情并非他们没有战斗力,而是很少会用自己音乐去做那些杀伐之事,否则···
他们心神浮现一位琴师面对百万大军,淡定掏出一张琴,轻轻拨弄,百万大军自相残杀的恐怖画面来!
这不是虚假的想象!
刚才各位圣贤虽说没有防备,一开始主动聆听、吸纳乐曲盛世之音,落入曲境,可后来没能摆脱曲境,固然有圣贤本身对这件事不满的原因,也足以说明这位乐家圣贤的可怕。
混元金仙、大罗金仙圣贤尚且如此,何况是数百万金仙战仙。
只怕心境更容易被音韵调动起来。
唯一问题是兵家大阵结阵,万众一心,这种非个体组成的群体,能否对抗。
‘难怪大祭酒管子当年言乐家乱世可安民心,盛世能褒美天下。’
‘看来音乐同样可以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