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四叔,您的想法固然很好,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啊。”
常启铭神色凝重地说道,“虽说咱们武川州盛产石炭不假,但您可能有所不知,武川州的主矿区并不在咱们丰水县。
那些石炭的主要矿区,却是在武川区西北那几个县境内。”
杜尚清听闻,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常启铭继续说道:“您想想,石炭对于那些产矿县而言,那可是实打实的经济收入来源,是他们的命脉所在。
他们怎么可能轻易听从丰水县的调配,让您拿捏住石炭的交易呢?
这其中牵扯到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
杜尚清的脸色渐渐变得沉重起来,他本以为找到了一个可以掌控局势的关键,却没想到又横生枝节。
“那依先生之见,难道就没有办法可想了吗?”
杜尚清不甘心地问道,眼中仍带着一丝期待。
常启铭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办法不是没有,但绝非易事。
要想整合石炭资源,掌控交易,您首先得和那些产矿县的主事者好好沟通,让他们看到与丰水县合作的长远利益。
这其中不仅要涉及到利益的合理分配,还得考虑到各方的诉求和担忧。
只有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参与进来,此事才有成功的可能。”
杜尚清默默点头,心中明白常启铭所言极是。但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既然已经看到了一丝希望,他又怎会轻易放弃。
“多谢先生提醒,让我不至于盲目行事。无论如何,我都要试一试。还望先生能继续为我出谋划策,杜某感激不尽。”
杜尚清诚恳地说道。
常启铭微微一笑,说道:“杜老爷客气了,能为杜老爷分忧,是启铭的荣幸。
咱们不妨从长计议,总能找到一个妥善的办法。”
常启铭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目光沉稳地说道:
“杜四叔,您有所不知,那些矿区所在县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一直不高,每年都得从远处贩运大量粮食,才能勉强稳定人心。
据我所知,咱们丰水县在未遭灾之前,也曾是他们重要的粮食供应商之一。这便是咱们手中的一张王牌啊!”
杜尚清微微一怔,随即恍然大悟,兴奋地说道:
“常先生的意思是,咱们以粮食供应作为筹码,与他们谈合作?”
常启铭点头肯定道:“正是如此。咱们可以承诺,只要他们愿意在石炭交易上与丰水县达成合作,咱们便保证稳定且充足的粮食供应。
不仅如此,咱们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帮助他们改良种植技术,开垦更多可耕种土地,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粮食问题。
如此诱人的条件,他们想必很难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