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侯见陶皇后十分谨慎,不由得心中鄙夷,不过他今日确实是来跟皇后谈事情的,所以面上并没有露出什么看不起皇后的神色。
“娘娘应该已经得知西城战事吃紧了吧?昨日边境的军报已经送抵兵部,想必陛下应该彻夜难眠。”忠勇侯喝了一杯茶,慢条斯理道。
陶顔言从昨晚开始并未见过陛下,所以自然不知道军情情况,不过陛下离开后没有回来,想必真如忠勇侯所说,军情吃紧。
“本宫略有耳闻,还请侯爷直说便是。”陶顔言倒是想听听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忠勇侯放下茶杯,盯着陶顔言:“娘娘刚诞下双生子不久,也刚坐上皇后宝座,根基未稳,这时候边境生乱,朝廷动荡,对娘娘长远的利益来说并不是好事。”
陶顔言微微笑了一下:“夏国进犯我大周,大周也不是吃素的,本宫相信,战乱平息只是早晚的事,大周朝廷不会动荡,因为陛下不会放任局势恶化。”
忠勇侯冷笑一声:“夏国已非十几年前积弱的夏国,他们养精蓄锐这么多年,就是为了今天这一战,若大周不做出点什么强硬措施,怕是……恕臣说句不中听的话,真到了燕国与夏国联手的时候,大周将腹背受敌,说不定陛下再也无法稳坐朝堂,都要御驾亲征了。”
忠勇侯说完,看着陶顔言意味不明道:“这么多年,有我容家率领十万大军驻守西城,才换来大周的长治久安,才令陛下能毫无后顾之忧地荡平叛军,坐稳高位,可没想到臣刚进京看病不久,臣的女儿就惨死,臣的外孙就被人下毒,就连臣的统兵之权都被夺去,真真是鸟尽弓藏,寒了武将的心啊!”
陶顔言听着忠勇侯述说着自己容家的忠心与不易,眯了眯眼睛:“德妃之死,本宫也很痛心,不过已经严查出凶手,为德妃报了仇,至于大皇子中毒一事,太后更是大义灭亲。还望忠勇侯抛弃心中的芥蒂,不要钻牛角尖。”
忠勇侯再度冷笑:“娘娘小小年纪,当真口齿伶俐。”
陶顔言听见他的奚落并未恼怒,转而轻轻笑笑:“本宫实话实说而已,侯爷不要做过多猜想。至于侯爷的统兵之权……长江后浪推前浪,无论是一个家族还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轨迹总是这般相似,前辈提携后辈,培养接班之人,后辈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胜于蓝。本宫想着,这个道理,侯爷应该比本宫更清楚才是。”
忠勇侯一噎,若是继续说自己想不通,好像倒显得自己有些不顾大周前途了。
他眉头紧锁,半晌才道:“娘娘的大道理一套又一套,臣是武将说不过娘娘。时辰不早了,娘娘还要赶回宫,那臣就长话短说。今日请娘娘过来,其实是臣有个建议,想听听娘娘的选择。”
陶顔言挑眉,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忠勇侯道:“娘娘并无强势的娘家撑腰,在朝中也无根基,后宫嫔妃众多,比娘娘资历深,家族势力大的大有人在。陛下还年轻,将来会有别的子嗣,所以就算娘娘诞育了四皇子,也未必就稳坐钓鱼台。”
陶顔言面露疑色,做出一副不懂的样子:“还请侯爷直言。”
忠勇侯终于说出了今日的最终来意:“大皇子出身尊贵,背后有容家助力,又天资聪颖,若是娘娘愿意协助大皇子成为太子,将来整个容家都将为娘娘所用,保四皇子一世荣华富贵。”
陶顔言沉思片刻:“说实话,侯爷这个提议多少有点不切实际。本宫有亲生子,即使他还小,即使本宫势力不强,可等他长大,还有二十年,本宫没理由要舍弃亲生的,去扶持大皇子吧?”
虽然陶顔言对皇位并不在意,可要是要把大皇子推上去,她是第一个反对的。
那暴戾的小孩哥,不适合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