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543」笼民阳光计划!祖哥来了,希望就有了!
关祖办公室内,
关祖手指敲着大腿,听着李沧东的汇报。
“这些笼民,个个都是社会的底层。”
“生产能力低,基本没有什么生存能力。”
“他们很多年迈体衰,因早年缺乏稳定工作,到老来没有足够积蓄,只能在狭小的笼屋中勉强维持生计……”
“或是身有残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求职无门……”
“大多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些简单体力劳动,街边做零散小工,帮人搬搬重物、清理垃圾,收入微薄且极不稳定……”
“他们与外界接触甚少,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内心想法,他们是常常被社会遗忘在角落的边缘人群……”
关祖大概知道这个人群,上一次做廉价房的民意调查时候,有涉及到笼民的一部分。
但是廉价房不是廉租房,这些人肯定没钱买,所以没深入了解过。
还有一个原因,要解决笼民的问题,是一个大工程,八九月份的时候精力在廉价房项目上面,所以对笼民就没太多关注。
笼屋最多的地方,是在深水埗,还有土瓜湾(何文田旁边)、观塘。
其中深水埗,一直是港岛较为贫困的区域,有着长期的低收入人群聚居的历史。在过去住房紧张的情况下,笼屋这种居住形式逐渐形成并延续下来。
而观塘,土瓜湾,都是类似情况。
这一次,李沧东提到了这件事。
关祖心想:“择日不如撞日,那就干脆把这个事给办了。”
首先,做一件好事,总能让人心情愉悦。
其次,系统不会辜负他的这种行为,这笼屋项目绝对是一个巨大善行,系统奖励一定不错。
很快,
李沧东汇报完了。
“好,辛苦了。”
关祖点头:“既然这一次我们接触到了这种事,干脆不要局限在那一栋笼屋,也不要局限在深水埗的。”
“我们五星集团要搞,就搞大一点。”
“干脆整个港岛,一起摸底排查。”
“有多少笼屋,住了多少笼民。”
李沧东吃惊:“祖哥,这样是不是太大了起码10万人吧怎么做得来”
关祖摆手:“是大,但不难……既然要做,那就一起解决。”
“你等一下,我叫大头一起过来……”
关祖打电话给大头,还有高秋。
过了20多分钟,
大头、高秋就陆续赶来。
“祖哥。”
“坐……”
四人喝茶。
最近关祖戒烟了,所以办公室不抽烟,全改喝茶了。
大头喝了一口工夫茶:“祖哥,叫我来是”
关祖:“今天阿东汇报了深水埗那边有一栋笼屋,要拆迁,那些笼民拆迁之后搬哪里的问题。”
“我就想干脆把整个港岛的笼屋给调查了,看看涉及多少人。”
“然后我们五星物业和基金会,一起合起来,策划一下怎么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
大头:“祖哥,这人太多了,我们要给他们建房子”
关祖:“那肯定不行,给他们建房子,那其他市民怎么想总不能穷就有理吧”
做事要讲基本法,不能乱来。
高秋:“那他们居住问题怎么解决给他们租房子垫房租”
关祖上次廉价房的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所以心中有一定的腹案:
“我现在想到了2个办法……”
“首先,他们的居住环境,肯定不能太好,否则会引起更高一层的市民的觊觎……”
“我的想法是————「阳光计划过渡性住房」!”
“所谓的过渡性住房,可以理解为学校宿舍这种东西,一个房子,上下床、12平米6张床,还有加上放私人物品的柜子、空间。”
“我们可以去寻找一些旧楼进行改造,改造成宿舍,单床面积不能小于2.5平米,再设独立储物柜和公共活动区,”
“当然单单宿舍,肯定不够,我们需要给他们配套共享厨房、洗衣房、公共厕所,然后在天台搞个运动场所……”
“相当于成立一个社区一样。”
“至于租金问题,让政府补贴一部分,还有基金会承担一部分,此外,也要让那些笼民参与社区的维护,给他们计算工分,兑换租金……”
关祖这么一说,
大头、李沧东、高秋都觉得可行性非常高。
大头:“还有一个问题,要不要就近搬迁就近搬迁的话,我们就需要在附近找可以改造的房子,可能会导致成本上升。”
关祖想了想,摇头:“住笼屋的人,那工作地点肯定不是固定的,什么地方应该都不会影响,不过不能太偏僻,交通要便利,如果不便利,也要跟九龙巴士合作,增加公交线。”
三人:“是!”
关祖拍腿:“那就这样,你们三个人做下分工,首先是去找房屋署,要一下笼屋的资料……另外跟他们谈一下我们的设想。”
“房屋署估计对这些笼民也非常头疼的,应该会非常赞同这个计划。”
“拿到资料之后,五星物业、五星基金会一起进场去实地调查……”
“对了,找亚视,安排一个民生节目,聚焦笼民,让市民关注到这个群体,这样有利于我们后续募捐……”
“还有,去找房子……”
“基金会讨论出一个募捐方案,以及补贴方案……”
“方案做好之后,我跟肥彭谈……”
老登,爆金币吧!
(布政司、财爷:“…………”我们都被无视了是吧!)
涉及到10万-20万人的笼民,是一件大事,就算是政府来解决都要好几年,更别说是一个企业了……额,好像五星集团能量更大,自由度更大,更容易做成……笑哭
小会开了一个多小时,商量了大概的框架。
接下来三个人回去之后,又召集了物业、基金会的一群骨干,讨论更加详细的方案。
就像那句话,做好事会心情愉悦。
所以,整个会议的情绪都非常活跃,积极发言,争取让方案变得更加完善。
……
……
一晃,
2天过去了。
华夏男子公寓。
黄家驹毛仔凭借他那社牛属性,在笼屋这里混得风生水起,跟一群笼民打成了一片。
不过并不贫困的他,并没有深切感受到笼民们的艰苦,只是以一种抽离的视角,如同看着一群人在演戏。
而此时,
徐议员、周议员来到了笼屋,还带了很多记者过来。
记者咔咔咔
不断拍照,
毕竟是给了钱的,当然要服务周到一点。
其中徐议员给钱多,还叫来了tvb的记者过来。
“哇,徐议员,你也在”
“周议员,你也在”
两个议员竞争对手,对视一眼,顿时目光火带闪电。
两人都知道对方的目的是为了民望,
“扑街啊,他怎么来了!”
“丢那星,还好我来了!”
心里骂骂咧咧,但表面上他们还是互相恭维。
周议员:“哇,徐议员你日理万机,都能够有时间来这里视察我们这些民间疾苦,你这种高尚的行为,真是社会之福,企业界的英雄。”
徐议员:“这是应该的,周议员你也……”
一番相互恭维……
在众多记者的镜头前,周议员表示自己会亲自在笼屋住3天,徐议员一听,又开始内心骂骂咧咧,但嘴也能表示自己要住个3天。
不少笼民一听,
哇,这议员不错啊,体验我们的民间疾苦。
随后两名议员对着镜头一顿作秀,关心笼民,慰问情况,还一起拍了为笼屋开锁的照片。
下午,
两个议员‘争先恐后’地带着衣服什么的,开始住进了笼屋。
但就算他们住进笼屋,也是名牌在身。
唐三看到徐议员的表了:“哇,你的表,多少钱啊”
徐议员:“1万多。”
唐三尴尬哈哈一笑:“不贵,不贵……”
议员们一块表就是万把块,而笼民们却为了一两千的赔偿款发愁,甚至还得赔上自己最后的栖身之地。
晚上,两个议员带着这些笼民唱歌跳舞,请笼民们吃饭喝酒,还要喝请笼民人参汤。
然后睡前听音乐,做保养。
这两个议员说是体验笼民的生活,但这里哪个笼民能像他们这样生活。
当晚,徐议员还嫌弃这床板太硬,然后让秘书弄了被子过来……当然,他自然不会浪费钱也给笼民买被子,丝毫没有想要帮助笼民的意思。
而此时,
tvb新闻也开始报道了徐议员、周议员的作秀。
“各位观众朋友们,晚上好!今天为你带来一则暖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