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家是无论你何时回,都会收留你的地方,就像是一颗大树的不同枝干,无论朝哪里生长,根都连在一起。
也有人说,家是原生的痛苦,是拖累的后腿,就像一颗气球被拴着石头,阻碍着人的飞翔。
但翟达觉得,不用迷信任何一种说法,这世界上家庭的底色比人的种类还多。
有的家庭本身是大树,却希望孩子成为气球有的家庭则刚好相反
试图“归万果于一因”与“持一因推万果”一样,都只会越走越错。
陆思文是幸运的,她的妈妈没有看上去那么尖锐,她的爸爸没有看上去那么迟钝。
她也比看上去要更勇敢。
家事不便继续掺和,但陆思文赢得了一次和家里人好好谈谈的机会,相信不久后翟达就能看到一个自由活泼,元气满满的小鹿。
而翟达也要开始紧锣密鼓投入自己的“暑假大计划”了。
第二天一早,晨跑将心情调整好。
翟达吃了早饭,回到房间,打开电脑和邮箱,与凤凰传媒那边敲定了一下《漫漫吕途》的各种物料。
实体书的本质,还是商品,是商品就需要包装,封面、腰封、封语等都是包装的一部分。
凤凰传媒实力强劲,马力全开下,翟达只需通过邮件做“选择题”。
排版、字体、目录等文字性的东西很快被敲定,插画、封面则也已经让翟达确认了初版意向,正在修改。
进度能这么快,除了因为确实在抢时间、且项目是由主编一手推进外,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项目参与者们,也是真心喜欢这本作品。
他们迫不及待希望这本书能够出现在更多人面前。
文字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给读者的,而参与者本身也是读者。
除此之外,还有点意外之喜。
“我们联系了几位成名作家,帮你要几个‘推荐语’,会一并放在腰封和背面。”
“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作家,大概四五个吧,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韩函’了。”
电话那边,娄恩汇报着好消息,作为主编这都是小事,但他亲自打电话才显得重视不是么。
翟达这下是真的有些意外了:“这都能搞到,他愿意么”
娄恩笑道:“这其实是行业惯例,小翟你是新人作者不可能有这方面的人脉,我就帮你联络了一些资源,当然他未必真的看,哈哈”
“你也不必当做什么太大的事儿,凤凰传媒掌握了许多销售渠道,散浙沪实控和参股的书店数百家,全国各个出版社都需要和我们搞好关系,是正常的业务合作,本质上不是作家之间的人情往来。”
“我联络的也不是韩函本人,而是通过出版社去要的,这种互相推荐很常见。”
凤凰传媒的办公楼中,娄恩喝了一口茶道:“某种意义上来说,韩函的受众也是你的受众,之前星浪微小说大赛的时候,那几篇新闻也将你们两放在一起比较”
翟达赶紧打住:“那不是比较,最多就是借着我强行拉带韩函,再借着韩函贬斥一下教育问题。”
“差不多就这意思,总之你们两个联动在一起,会是一个很好的营销点。你准备好了么即将走到公众面前。”
小房间内,翟达向后一仰,望着天花板上的【不灭电灯泡】。
在之前的商讨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翟达是使用笔名还是本名。
老一代作家,主要是七零后往前的,笔名居多,新一代作家里,本名居多。
没有什么太多门道,非要说的话,老一代大概是因为担心自己写东西骂娘被查户口,而新一代可选题材太多了没有这个顾虑。
当然也没见谁真的被查户口讲实话,市面上传统作家各个混的珠圆玉润,是典型的上层精英,没一个穷的,但作品里却好像长期处于底层被压迫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