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没有假装正常服务陪你玩色子最后买单的时候问你要三百块还喝的是你的酒让你觉得早知道收费我何必光玩骰子的穿的很严实的女服务员。
长难句来自于生活,少一个字翟达都说不明白。
吴越坐在角落里对翟达招了招手。
翟达坐下后问道:“怎么了遇见啥事儿了想借酒消愁”
吴越笑了笑道:“找大佬给参谋一下,看看我这个想法靠不靠谱。”
翟达意外的看了对方一眼,然后又四处打量了一下这个空间。
“你不会是想开酒吧吧”
这倒是很符合一些手上有点钱没事儿干自以为是有逼格的好生意呼朋唤友一起投资然后发现一个专业人士没有开店几个月血亏几十万的那种情况。
不要问,问就是源于生活
翟达直接一盆冷水甩在吴越脸上:“别碰,搞不了。”
“咱东阳县没这种东西,所以你可能觉得新鲜,或者觉得有个自己的小酒吧小咖啡厅很有逼格,招几个年轻漂亮的服务员啥的,但这都是陷阱,中产阶级三大陷阱之一。”
吴越挑了挑眉毛:“虽然不是这么个事儿,但我很好奇三大陷阱是什么”
翟达:“投资开店、国际学校、扶三上位。”
吴越表示不太懂,但先记下了。
“我还真不是想开酒吧,而是找你来看看”
翟达顺着吴越手指的方向望了过去,疑惑道:“很大,就是穿的有些老陈,然后呢”
吴越:“你觉得多少钱能拿下”
翟达皱眉道:“你这样很不尊重人,想认识可以去礼貌的搭讪,哪有直接问多少钱的。”
吴越一愣:“我是说那套设备,你往哪看呢”
翟达第二次转头,才意识到吴越说的是什么,主要是那玩意儿在他脑海里相当于“背景”,和这些桌椅、灯具、墙上的柜子没有任何区别。
绝不是刚才自瞄系统被打开了。
那是一套精酿啤酒设备,三个黄铜色金属桶被各种管路连接在一起,每个大概只有几立方米的容积。
设备在吧台后方,可能老板觉得这玩意儿本身也颇有“装饰作用”,所以大大方方摆在吧台侧面,占据了不小的位置。
翟达微微皱眉他觉得稀松平常,但细细一想现在是08年这东西确实应该少见的。
吴越见两人思路终于对上了,开始介绍情况。
“我这周在哈城逛了好多地,尤其是哈工大附近,大小酒吧40多个”
翟达抬手打断道:“等等,多少四十个四个吧!”
四十是什么概念这是什么酒池肉林么
“不,就是40多个,准确的说是46家,我没夸张,这条街上就7家,附近这样的路还有四条,零零散散的单独小店也不少,你别光想哈工大,这也是哈城的老市区。”
吴越将一杯在翟达看来稀松平常的深色啤酒往前一推,示意翟达尝尝。
“这种精酿,我来的路上只在京北看到过,是非常时髦的东西,喝起来风味确实不同,价格是普通啤酒的1.5倍以上,而且只要有的地方,大部分都会选择喝精酿。”
翟达喝了一口,很普通偏苦,有些浑浊。
其实90%的人喝不出啤酒好坏,最多只能以“个人习惯”来判断,包括翟达。
他喜欢容易入口有回甘的,但有些人喜欢带特殊风味的,比如什么果香、木香
当然更多的人是以“装逼”为评分标准,觉得够装逼就行,哪怕是带着浑浊沉淀,也能硬说“好的精酿就系介样子的”。
这就和红酒因为储存不当结了酒石不懂酒的客户老大哥硬说红酒越陈越香哪有过期说法导致被迫喝了一肚子酸水是一个道理。
抱歉又是长难句。
吴越越说越兴奋:
“我家就是开餐厅的,最清楚酒水有多赚钱了,不是店赚钱,而是经销商赚钱,我爸就经常说,供菜的都是辛苦钱、供酒的都是白捡钱。”
“只是以前各品牌在各地都有经销商,厂家和经销商都不会允许无序经营,但这种精酿却可以打破这种区域经销的模式,给其他人供酒,甚至不需要复杂的资质,有正常餐饮资质就行,就比如这家酒吧。”
“我觉得未来这东西市场很大甚至有可能成为啤酒高消费的主流,进酒吧喝精酿将成为标配,最重要的是不用去管那些经销商很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