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陌生的洗手间刷了牙,穿上了自己的“魔术马甲”,将一件件【装备】归位在合适的位置,翟达就下楼了,他需要在九点前抵达。
车库里开上陆家的揽胜,翟达顺着车载导航朝着cp区而去,浅尝辄止的体验了一下京北早高峰,用时四十分钟抵达。
不堵车其实25分钟足够。
这里是“科学院”下属力学研究所的基地,外面看平平无奇,如同郊区工厂一般不打眼,甚至普通的有点过头了,翟达还以为至少有兵哥哥站岗呢。
结果保安看了看单子,确认这辆车是备案过的车牌号(黄凯办的),就放行了。
里面面积很大,七拐八拐路过许多厂房结构,这些厂房外都挂牌了不同的单位,而“激波风洞项目组”在四号楼。
门口已经有三人正在等待了,侧面挂了一个澄黄的金属牌子:
“钱学森工程科学实验基地”
翟达在车里打量这里的时候,等待他的人也在车外打量他。
一个看上去四十多岁,粗壮的北方汉子小声道:“这就是你们给我请来的老师傅这是他儿子吧老师傅是不是在后座”
五十岁,正值秃年的主管道:“不,应该就是他除了他,这个年纪的人应该进不来这基地”
除非是本科生科教参观来的但那种会有老师带队,还摇着小旗子。
粗壮汉子:“年纪轻轻开这个车,怎么看都是个二世祖啊”
唯一昨日见过的黄凯摇摇头:“这车不是他的,应该是他女朋友的”
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词。
粗壮汉子心道还不如二世祖呢!
这不是更降一级成小白脸了
“我休假刚结束,今儿个第一天回来,你们真不是合着一起涮我”
没时间继续讨论了,翟达已经下了车,黄凯笑呵呵迎了上去:“翟师傅!辛苦了,这位是岳主管,这位是龚师傅”
“你好你好”
甭管心里多打鼓,都是成年人,当面也不会表现出来,初次见面算得上“其乐融融”。
岳主管名叫岳志峰,是项目施工建设部分的现场负责人,管理着二十人的施工队伍。
而龚师傅名字就有些特别了,叫龚长章,翟达猜测可能父母一个姓龚一个姓章。
力学研究所的技术骨干,激波风洞项目唯一的“大师傅”,手上还缠着夹板,最早认可翟达的水平,现在心里也最打鼓的一个。
所以原本应该他直接对接,一时却有些说不会话了。
岳主管接起了沟通重任,带着翟达往里进。
这里的结构比较特别,一个巨大厂房,带一栋小的“耳房”,也就是边缘的附属建筑,办公室什么的都在这。
一进门感觉和普通老楼没什么区别,长长的走廊,左右两边都是门。
岳主管道:“我听万博士说,翟师傅是自学成才”
他还是很相信翟达的,因为他知道许多技工型天才,年纪都不大。
比如蓉飞、盛飞两家航空工业,都各有一个天才技工,十五六岁就打螺丝,20岁已经能独挑大梁了。
不过那些从一开始走的就是“技术培养”路线,九年义务教育后无缝衔接技工培训,而后逐渐脱颖而出,和“高考+大学”压根不是一条路。
翟达道:“算是吧,上大学前就学习了一些,之前那叶片不知道你们用的怎么样。”
“第一款测试了一下,有一些问题,当然不是说做的不好,是设计缺陷,第二款还没用”
翟达好奇道:“虽然来之前就听说了是风洞,但靠叶片吹应该吹不出超音速吧”
更不要说“高超音速”了。
岳主管笑道:“当然不行若是叶片转圈就能解决风洞问题,我们也不用研究了,直接用航空发动机不就好了”
说着,几人似乎走到了一处专门为“参观”预留的位置,墙壁变成了一面巨大的玻璃。
而翟达也终于见到了“高超音速激波风洞”的震撼全貌了
只见窗户外,粗壮、巨大的管状结构,一路从脚下延伸到数百米外。
厂房内隐隐有几人正在走动,但看得出是近乎停滞的状态,数米粗细的钢铁造物,让其就像是倾倒的巨塔。
不,也许不是就像,此物长247米,相当于将一栋83层建筑物,躺倒了放在地上。
这种感觉是非常震撼的,翟达一时间看入迷了。
岳主管道:“这,就是项目工程主体,当然目前距离完成还很远,尚在测试阶段”
翟达喃喃道:“这就是风洞吹战斗机的东西还真就是一根管子。”
老长老粗的那种!
岳主管摇头道:“不能这么说风洞是基础科学研究,不单单是武器,客机、火箭也都需要风洞,如果是低速风洞,还包括汽车、火车、建筑等领域。”
“人类至今没有堪破流体力学的全部奥秘,但我们可以通过工程的力量,去复现流体力学的‘结果’,这就是风洞的意义。”
说完后,岳主管自豪的补了一句。
“但是我们这个特别先进!如果成功,至少领先美国十年!”
后面那句可以说掷地有声,甚至加了重音,说完后岳主管期待的看向翟达的表情。
似乎想要看到震惊但没有。
心道没听清么领先美国哎
全国哪个单位、哪个项目、哪个学者,敢说这种话,哪怕是不限领域。
不应该吓一跳再难以置信么
翟达只是张望,平淡的让他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对了,这个项目的代号是什么”
岳主管轻咳了一声,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
“既然已经到了也看见了,我也就不卖关子了,我们是今年1月立项的,项目代号暂定为jf-12。”
“目标是:建造可复现5到9倍声速飞行条件的高超音速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