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部完成,随时可以开始注入。”
俞红孺最后转头看了一眼众人,而后下令道:“我宣布,第一次公开测试开始!各部按计划工作!供给部30秒汇报一次注入情况。”
“启动注入计划用时300秒”
“30秒汇报,压力正常,温度正常”
“60秒汇报,压力正常,温度正常”
“90秒”
一道道反馈,通过对讲机传来,也意味着这台工程巨兽,即将苏醒。
等待之中翟达突然紧张了起来。
是一炮而红,获得更多、更大的支持,还是打回原型,重新论证甚至直接叫停。
就看今日这一遭了。
原本对此没有任何怀疑的翟达,此时也不免心中有些嘀咕。
原时间线自然是成功的,但现在会因为自己而出现蝴蝶效应么
等等这设备里可是有不少东西都是他亲手装的!而且都是最重要的东西!若是真因为技艺不精连累jf-12出问题,继而导致项目被砍
那影响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自家六代机还会有么是不是30马赫的jf-22也会没了
鸣笛22呢弹道导弹火箭空间站
再顺着往下想,连国际局势、整个蓝星都有可能被影响!
尼玛!老子才大一,已经背上了赌国运的压力么
翟达手心都开始冒汗,远比昨日在那花花绿绿的名利场里,要紧张一万倍。
大脑高速运转中,翟达忍不住偷偷从【装备栏】取出了纯金手杖,隐藏在袖中轻轻敲击墙壁。
再多看几眼!哪怕只是求个心理安慰!
三分钟后,对讲机传来回复。
“化学部汇报,注入完毕”
“中控室汇报,驱动段、从动段、试验段各传感器全正常,模型姿态正常”
“现场部汇报,未见明显异常,已具备测试条件,请指示!”
翟达越发专注在脑内的精致白模中,做属于自己的“最后检测”,手杖敲得比木鱼还快,好在人多嘴杂声音小,没人注意到。
俞红孺双眼微微眯起,深吸一口气道:“测试开始,倒计时十秒”
短短一句话,居然带着一股金戈铁马的意味。
“10”
“9”
“2”
“1”
“启动!”
随着俞红孺一声令下,中控室的操作员对计算机下达了点火指令。
而此时,翟达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白模世界”中。
也因此幸运的,看到了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视角。
某一下敲击,刚好使得翟达在视觉上,“观看了”这个工程巨兽的咆哮瞬间!
驱动段内,高压的氧气和氢气瞬息被点燃
狂暴的冲击波,被拘束在厚重的巨兽体内,朝着两侧以五倍以上音速传播。
当波源速度大于等于波的传播速度,波就会在前进方向上被挤压在一起,形成更强劲的能量。
精密计算过的阻隔膜片被冲破,瞬时反应下冲击波几乎无损的抵达了从动段,将空气推搡着去往试验段。
第二膜片几乎同时破裂,真空罐内的飞机模型,迎来了等候多时的狂风。
说来复杂,但外界众人眼里,只是一瞬。
数百吨的钢铁被能量带着震颤,发出了穿透力极强的低吟,而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翟达也从“白模世界”里抽离注意力,长舒一口气
至少最可怕的情况没有发生,那就是泄露或者爆炸。
虽然从概率学上说,可能性低于0.01%。
那么接下来,就要看结果了
成功运转,只是最基本的。
俞红孺缓缓拿起对讲机,沉声道:“中控部汇报测试结果。”
“稍等正在计算”
1秒,2秒,3秒
终于,对讲机传来了如释重负的声音。
那个女性的声音压抑着激动道:“测试成功,风速5.2马赫!有效稳定时间73毫秒!”
这个声音也传给了其他几个部门,立刻从下方传来了欢呼声!
“成功了!73毫秒!”
“我们做到了!全球最先进的风洞!”
参观人员中,也终于泛起了掌声。
“恭喜俞院士,一次成功!”
“非常优秀的数据!”
5.2马赫并不奇怪,本身风速就是设定好的,没有直接设定为5.0只是为了留有余量。
但有效稳定时间73毫秒,确确实实远超预期的50毫秒,提升了近50%,这意味着整个系统比设计中要更稳定!更可靠!
翟达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不由为自己刚才的紧张感觉好笑
这可是上百位专家,共同努力了一年的成果。
是一位老人,给老师准备了半个世纪的答卷。
是科技、工业,紧追猛赶近百年的结果。
它一定会成功,也理应成功
一瞬光寒百载求,欲借天风淬金魂。
今铸神工量寰宇,星舟从此升东国。
俞红孺院士浑浊的老眼带了点湿润而后终于笑了
今日的成功,只是昨日的答卷,jf-12还有明天的路要走,激波风洞也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不能自满啊毕竟他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不知道还能在一线坚持几年
正想到此处,俞院士刚好转头看到了翟达。
这个少年,正在兴奋的啪啪鼓掌,脸上没有任何含蓄和怅然,也没有一丝皱纹和暮气。
有的只是兴奋昂扬,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俞红孺院士突然也释然了也许自己老了
但这片土地上,总有年轻人。
科学的道路上,也总有后来者!
他们会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一般,横空出世,而后接替每一颗沉沦的夕阳。
俞红孺院士的笑容,也渐渐变得轻松和充满希望。
人群中,拍了拍翟达的手臂。
“小翟啊你什么时候走”
翟达一愣:“明天早上的飞机”
“再晚一天吧再陪我去个地方。”
“还晚是要去哪里”
“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