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莹前来敲门,招呼燕辞晚吃饭。
午饭时带汤的馎饦,用的是村长刚送的面粉做成的,里面还加了些野菜,但因为缺少调料和油水,味道非常寡淡。
这种在燕辞晚眼中已经是粗糙至极的饭食,对阿莹来说已是难得的美味。
阿莹端起碗筷,三两口就把碗里的馎饦连同汤汁全部吃了个精光,末了还意犹未尽地嗦了下筷子。
她去看燕辞晚,见对方还在慢悠悠地吃饭,动作从容有度,一看就是受过良好的教养,相比之下自己方才的吃相真是粗鲁。
阿莹心里有点羡慕。
燕辞晚注意到对方的视线,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
燕辞晚又问:“你娘怎么不一起来吃饭?”
“她身体不好,不便出门,我等下给她送饭过去。”
燕辞晚顺势打听道:“你娘患的是什么病?可曾请大夫看过吗?”
阿莹言简意赅地回了句:“村里没有大夫。”
“从小安村到长安县不远,你可以带你娘去长安县找大夫看病。”
“没有村长的允许,我都不能离开村子。”
燕辞晚不解:“为什么啊?”
“没有为什么,规矩就是如此,不只是我,村里所有人都是这样的。”
燕辞晚暗暗思索,村长是五神教的人,他如此苛刻地约束村民,其中缘由或许是跟五神教有关。
她好心建议道:“以后有机会的话,你最好还是带你娘去长安找大夫看看病,一直这样拖着不治,对你娘的身体很不利。”
阿莹听了这话,神情变得很是黯淡。
她低声说道:“就算看了大夫又如何?大夫也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得好的。”
“话不能这么说,要先给大夫看过了,才能知道能否治得好?”
阿莹摇了摇头:“不说这些了,你快吃吧,我还等着洗碗呢。”
见她不愿再提此事,燕辞晚只得收住话头,加快速度吃完碗里剩下的馎饦。
阿莹擦干净桌子,端着两幅碗筷往外走去,燕辞晚好奇地跟了出去,她看到阿莹蹲在井边,用刚打上来的井水刷洗碗筷,然后将还滴着水的碗筷拿进灶屋。
燕辞晚以为她要将碗筷收进柜子里,却见她解开锅盖,从锅里舀出剩下的馎饦,将它们装入刚洗好的碗中。
阿莹见燕辞晚盯着自己手里的碗,有些窘迫地解释道。
“我家只有两幅碗筷。”
平时家里只有她和娘亲两人,两幅碗筷刚好够用,如今忽然住进来两位客人,他们便只能错开吃饭的时间,不然碗筷就不够用了。
燕辞晚顺势问道:“你父亲去哪儿了?”
“很多年前就过世了。”阿莹说起这话时神色有些黯淡。
她将其中一碗馎饦递给燕辞晚,说道:“这是你娘的那份午饭。”
“谢谢,但是不用了,这种食物她咬不动。”
阿莹二话不说又将馎饦倒回锅中,烧火煮开,一直等到锅里的面片被煮融化,变成面糊糊汤,她这才重新盛出来装进碗里。
“这样的饭你娘应该能吃吧?”
燕辞晚接过碗:“麻烦你了。”
阿莹端起另外一碗馎饦走出灶屋,走进右边那间主屋,看样子是要去给她娘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