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笼罩着废弃的观测站,任菲的靴子踩在潮湿的金属楼梯上,发出沉闷的回响。这座位于海岸悬崖边的天文台曾是根系系统监控宇宙射线的节点之一,如今已被植物侵蚀。铁栏杆上缠绕着不知名的藤蔓,嫩绿的触须从每一个缝隙中钻出,仿佛要将这座人类建筑重新拉回大地的怀抱。
";小心,第七级台阶松动了。";任航的声音从上方传来。他比任菲早到半小时,已经检查完了顶层的设备情况。
任菲点点头,手指擦过栏杆上斑驳的锈迹。三个月来,她养成了触摸一切的习惯——树皮的粗糙、雨水的冰凉、沙砾的刺痛。这些感觉如此真实,让她确信自己还活着,确信那个追求完美的冰冷系统真的已经沉睡。
观测台顶层,半球形的穹顶半开着,露出灰蓝色的黎明天空。苏婉儿正跪在一台老式天文望远镜旁,用螺丝刀调整着什么。她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脸颊上,工作服袖口沾满了机油。
";还能用吗?";任菲轻声问道。
苏婉儿头也不抬:";镜片完好,但赤道仪卡死了。给我递下那个扳手。";
任菲拾起工具递过去,注意到婉儿手腕内侧新添了一道伤疤。那是两周前在拆除根系节点时受的伤。当时鲜血浸透了婉儿的衣袖,她却笑着说:";至少这证明我的血液还是红色的,没有被那些蓝色光纹取代。";
";好了!";苏婉儿突然欢呼一声,望远镜发出沉闷的齿轮咬合声。她直起腰,抹了把脸上的汗渍:";刚好赶上金星合月。";
任航从控制台前转过身,晨光透过穹顶的玻璃在他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自从根系系统休眠后,他眼角的皱纹变得明显了,但眼神却比任菲记忆中的任何时候都要柔和。
";通讯系统也修复了,";他说,";虽然只能接收基础频段,但足够联系上北极站和雨林营地。";
任菲走到望远镜前,俯身看向目镜。视野中,一弯残月如银钩悬于天际,旁边是明亮如钻石的金星。这景象平凡得令人心碎——在根系系统统治时期,大气层被调节得过于";完美";,星辰总是以最理想的状态排列,像被精心布置的舞台灯光。
";真美。";她喃喃道。
苏婉儿凑过来看了一眼:";什么嘛,有云层干扰,成像质量最多打六十分。";
";正因如此才美。";任菲直起身子,";记得吗?以前系统会计算最佳观测条件,提前三天净化大气层,连月相都要调整到';最具美学价值';的状态。";
一阵沉默。三人都想起了那些被精确到秒的";完美星空秀";,想起了人们脸上程式化的赞叹表情。
任航突然轻笑一声:";你们知道吗?北极站那帮家伙在旧种子库里发现了马铃薯。昨晚他们烤了第一批,据说硬得能当武器用。";
";因为没有经过系统优化的原始品种?";苏婉儿挑眉。
";因为没有经过系统优化的原始品种。";任航点头,眼中闪烁着任菲多年未见的顽皮光芒,";他们说吃起来有泥土味,还有虫咬过的痕迹——真正的食物就该这样。";
任菲胸口涌起一股暖流。三个月来,这样的对话在各地上演。人们重新学习品尝略带苦涩的茶叶,穿着会起皱的天然纤维,聆听未经数字修饰的现场音乐。不完美正在成为最珍贵的体验。
";有信号!";苏婉儿突然喊道。她扑到通讯台前,戴上耳机:";这里是海岸观测站,请重复?";
静电杂音中传来断断续续的人声。任航迅速调整频段,声音逐渐清晰:";...海底节点...异常激活...请求支援...";
三人脸色骤变。任航抓起外套:";我去准备直升机。";
";等等。";任菲按住他的手,转向通讯器:";具体位置?重复,具体位置?";
杂音淹没了回复。苏婉儿飞快地敲击键盘:";信号来自西北方向,距离约两百海里——是那个深海研究站!";
任菲想起三个月前,海底的量子计算机自动切断了与根系的连接。研究人员报告说它开始与周围的珊瑚礁形成某种共生关系,甚至帮助修复了受损的生态系统。难道这一切都是假象?
";走。";她简短地说,三人冲向楼梯。
---
直升机掠过铅灰色的海面,引擎声淹没在浪涛中。任菲透过舷窗看到远处翻滚的乌云,一场风暴正在酝酿。这种未经气象调控的自然天气,在旧时代会被视为";需要修正的异常";,如今却让人莫名安心。
";还有十分钟抵达。";任航紧握操纵杆。自从航空管制系统失效后,他重新拾起了多年未用的飞行技能。
苏婉儿在后排检查装备:";深海站的最后报告说他们在研究量子计算机的自主演化模式。会不会是触发了某种保护程序?";
任菲没有回答。她摩挲着胸前的蓝玫瑰——这朵花奇迹般地存活至今,虽然边缘已经出现枯萎的痕迹。恍惚间,她似乎又听到根系系统最后的话语:";接受...";
";看!";任航突然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