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站的屋顶花园里,蓝玫瑰在晨雾中摇曳。任菲蜷缩在藤编吊椅中,指尖轻抚着摊在膝上的海图——这不是普通图纸,而是用太平洋深处的发光藻类制成的生物显示屏,上面的航线会随着潮汐变化自动调整。
";第七艘了。";任航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他手里捧着的不是咖啡,而是一个不断变换形状的水晶容器,";今早冲上沙滩的。";
任菲抬头。透过容器半透明的壁面,能看到里面漂浮着一艘微型纸船,材质像是某种会发光的珊瑚。这已经是本周内第七件类似的";漂流瓶";,每艘船都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特消息:东京湾的珊瑚突然开始净化辐射,好望角附近的鲸鱼修正了货轮航线避免撞上冰山,甚至亚马逊雨林中出现了会唱当地童谣的荧光兰花。
";马教授的团队快疯了。";任航小心地打开容器,纸船自动展开,露出里面用磷光物质写成的文字,";这艘来自挪威海,说是有人看到极光组成了爸爸的脸...";
任菲接过展开的";纸";,触碰到文字的瞬间,北欧海岸的实时影像便浮现在空中——确实,翠绿的极光中隐约可见林博士的轮廓,他正指着某个星座,嘴唇开合却无声。熟悉父亲唇语的任航立刻翻译出来:";检查北极站种子库的第七排架子。";
苏婉儿突然从实验室冲上来,她的头发里缠着几根发光藤蔓,眼镜片上滚动着数据流:";你们绝对猜不到!那些会唱歌的珊瑚...它们不是在随机哼唱!";
她按下腕表投影键,太平洋海底的三维地图展开。无数红点标记着珊瑚礁的位置,当苏婉儿拨动时间轴,这些红点开始按照特定顺序闪烁——正是任菲小时候为父亲发明的";月光密码";,用长短光信号对应字母表。
";拼出来是什么?";任航凑近问。
";每月潮汐最高时...";苏婉儿的声音突然变小,";在...";
一阵突如其来的海风打断了她的解读。风卷起任菲膝上的海图,图纸在空中展开成完美的正方形,然后自动折叠——不是变成纸船,而是一只振翅欲飞的信天翁。这";纸鸟";在三人头顶盘旋一圈,突然向海面俯冲,在接触水面的刹那解体成无数光点。
光点没有消散,而是在海面上组成箭头,直指远方的地平线。
";那个方向是...";任航眯起眼睛。
";种子库。";任菲已经站起身,耳后的蓝玫瑰自动脱落,在她手中生长成一枚钥匙的形状,";北极站的第七排架子,放着爸爸的';失败品';收藏。";
---
北极的寒风像刀子般锋利。任菲拉紧防护服的领口,呼出的白气在面罩上结霜。面前这座半埋入冰层的建筑看起来像个巨大的金属茧,入口处的识别系统早已失效,但现在覆盖建筑表面的发光苔藓组成了清晰的欢迎词:";给小星星";。
";这些苔藓...";苏婉儿采集着样本,仪器发出尖锐的警报,";含有与任菲dNA高度匹配的量子标记物!";
任航用任菲化成的钥匙打开气闸门。随着气压平衡的嘶鸣,三人踏入了一个时间胶囊般的空间——这里的一切都保持着林博士最后一次离开时的模样:咖啡杯里的液体已经冻成冰,控制台上散落的草稿纸保持着被风吹起的瞬间姿态,甚至全息投影还悬浮在半空,显示着未完成的方程式。
";第七排...";任菲走向储藏区。架子上整齐排列着数百个培养皿,每个都标着日期和";失败原因";。她径直走到最角落,取出一个不起眼的小盒子。
盒子里没有高科技设备,只有一团干枯的蓝玫瑰,花瓣上依稀可见牙印。
";这是我六岁时...";任菲的声音突然哽咽,";爸爸说要做';永远不凋谢的花';,我咬了一口说骗人...";
当她触碰花瓣的瞬间,整个种子库的照明系统突然切换成蓝色。培养架自动重组,排列成dNA双螺旋的形状,而每个培养皿都开始发光,投射出全息影像——全是林博士记录的家庭影片,但视角与常见的完全不同:画面总是聚焦在任菲打翻的牛奶杯、任航摔坏的玩具、甚至是烧焦的生日蛋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