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时分的太平洋像一块巨大的黑曜石,倒映着漫天星辰。任菲独自坐在观测站延伸出的木质码头上,赤足轻晃,搅碎了水中的银河倒影。耳后的蓝玫瑰在黑暗中散发着柔和的微光,花瓣随着远处传来的鲸歌节奏缓缓开合。
三个月了。自从父亲那场横跨全球的";失败庆典";后,世界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安静下来。不是沉寂,而是像交响乐高潮后的余韵——东京湾的珊瑚安静地净化着海水,亚马逊的荧光兰花在夜晚轻声哼唱摇篮曲,连国际空间站的";事故展示墙";都成了最受欢迎的观光点。
";又睡不着?";
任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伴随着木质码头轻微的吱呀声。他手里捧着两杯热可可,杯面上漂浮的组成了滑稽的失败火箭形状——这是";世界失败者联盟";最新推出的特色饮品。
";在想爸爸最后留下的那道题。";任菲接过杯子,温热传递到指尖。可可的香气里混合着某种海藻的清新,是马教授团队从会唱歌的珊瑚旁发现的特殊品种。
任航在她身边坐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怀表大小的投影仪。按下开关后,空气中浮现出林博士最后那篇论文的三维模型——无数纸船形状的光点组成复杂的立体结构,每一艘";船";上都刻着微缩版的公式。
";第七维度折叠。";任航用手指放大其中一个节点,";我们一直以为是指时空结构,但昨晚北极站的蓝玫瑰突然给了我提示...";
他的话音被突然亮起的海面打断。平静的黑色水域毫无预兆地泛起蓝光,不是局部,而是整个太平洋在同步发光,就像有人按下了某个巨型开关。更惊人的是,这些光芒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形成了精确的几何图案——正十二面体的每个面都对应着一个大陆的轮廓。
";生物量子场激活!";苏婉儿的声音从观测站顶层传来,她面前的仪器全部亮起红灯,";全球所有节点同时响应!这不是自然现象...有人在发送信号!";
任菲站起身,蓝玫瑰从她耳畔脱落,飘向海面。在接触水面的刹那,花瓣分解成无数光点,与海水中的蓝光融为一体。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混合后的光点自动重组,形成了清晰的字迹:
";测试信号1.0——能听见吗?";
字迹是父亲的手写体,但墨迹新鲜得像刚刚写下。更诡异的是,这个问题同时出现在全球所有联网设备上:东京湾净化工程的显示屏,亚马逊部落的太阳能平板,甚至国际空间站的紧急通讯频道...
任航的通讯器突然响起马教授激动到破音的声音:";北极站的';失败品';温室!你们得看看这个!";
全息投影自动播放来自北极的画面:那些曾被判定无用的变异植物,此刻全部指向同一个方向,枝叶间流动着类似莫尔斯电码的光信号。解码后是一个简单的坐标:北纬0°,东经180°——正好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与赤道的交点。
";太平洋中心...";任菲轻声道,突然感到一阵微妙的电流从脊背窜上后颈。她的蓝玫瑰印记开始发烫,不是疼痛,而像是老式收音机调准频道时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