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敌军太猛,吾不如也!”
襄阳城内,灰头土脸的黄祖找到刘表,眼中再没有半点傲气。
在今天以前,他都是以荆州第一武将自居,可没想到连孙坚麾下四大猛将之一都打不过。
甚至他感觉自己脸孙坚之子孙策都打不过,还有如何好自傲?
且他现在士卒损失众多,在刘表面前也是无法硬气起来。
“承昂勿忧,吾等有城池可守,当不会败!”刘表出言安慰黄祖,心中却是不知该高兴还是该烦恼。
高兴是黄祖经过此次事件后,必定会十分听话,让其镇守江夏可以完全放心。
烦恼是孙坚和袁术来势汹汹,他不确定还有没有以后。
“子柔,你觉得本使君该如何应对?”
刘表在安抚好黄祖后,让蒯越去请蒯良出来商议。
蒯良和蒯越是荆州四大家族中,蒯家嫡系亲兄弟,其中蒯良是家族,但最近有感于身体有恙而将家族之事交给弟弟蒯越处理,连同在刺史府中担任的职务也选择辞掉。
但其才要在弟弟蒯越之上。
“黄祖竟然也败了,还败的这么惨?”
蒯良惊讶于刘表带来的消息,沉吟半晌后说道:“吾军连番失败,士气大减,士卒没有战心。”
“依我之见,只能借助城墙之利进行防御,暂避其锋,同时暗中令人去求救袁绍,则危险可以解除。”
不管是追究事情起因,还是为了传国玉玺或者和袁术敌对,袁绍必定不会愿意看着袁术崛起,一定会来支援。
陈留太守张邈早就调集一万多士卒,可以引以为援军。
“还有张幕,或可求助与他,许诺传国玉玺,但至于最后给不给,还是主公说了算。”蒯良献计道。
闻言,刘表连连点头。
现在这个情况,他麾下士卒数目和战力都不如孙坚和袁术,加上现在士气大减,比如是不可能再去正面抗击。
请求外援当可为机会。
不过不等刘表说话,蔡瑁忽然站出来说道:“子柔之言只是拙计也,此时兵临城下,北边和汉水也被袁术封锁,如何能将消息传出?”
“此时已经是开春,若袁术和孙坚将襄阳围而不攻,城内百姓无法耕种,最后粮食短缺,怕是要激起民变内乱。”
“依我之见,绝不可束手待毙?”
闻言,刘表再次由于起来,因为蔡瑁说的也有道理。
甚至蒯良也皱起了眉头,心中不得不承认蔡瑁所说有理。
“那便双管齐下!”蒯良沉默一会后说道:“派遣大量传信员北上的同时,也能安排一些绕道扬州北上,而城中必须留下足够数量防御之人,三万差不多。”
“那么有两万多士卒可去城外一战,若是用计,或可一试。”
走一条路赌失败的代价太大,还不如同时进行,至少不后悔。
“那由谁带军出去应战?”刘表问道。
显然,他同意了蒯良的建议。
众人顿时沉默。
半晌,蔡瑁开口道:“在下虽然不才,愿请军出城!”
相比较蒯良和蒯越,蔡瑁还是武将,一身武力在二流中不弱,若是用好计策,不是不能和孙坚掰手腕。
从前任荆州刺史王睿到现任刘表,蔡家一直都极力辅助,蔡瑁难保孙坚不对付他,更何况和蔡家和袁家不怎么样。
所以他是绝对的主战派。
既然现在没有人,那只能他自己顶上!
“好!”
刘表不知道蔡瑁考虑,只觉得他忠肝义胆,前段时间因为没有成功联姻而产生的隔阂也尽数消散。
若是蔡瑁此战能胜,他必定要重用之。
可刘表不知道的是,蔡瑁此次外出还会带着所有蔡家成员一起,若是最后事不可为,他会选择逃往邓县或者扬州。
多亏了蔡瑈,那日去找张幕商谈结盟事宜时,他已经和对方联络上了,找到了真正的退路。
若非不想丢掉荆州基业,他甚至想直接一走了之。
金陵可一定比襄阳要有前途!
由于要带上家小和很多物资等等,蔡瑁在城中逗留了三天才准备出城。
而此时,孙坚和袁术分兵四面,围住襄阳攻打。
这一天,袁术到来,会见孙坚,明里暗里讨要传国玉玺。
孙坚再度喊道:“吾真没有传国玉玺,若是私藏,愿意万箭穿心而死!”
轰!
随着孙坚话音落下。
其军营中狂风骤起,将一面中军帅字旗竿吹折。
孙策看到这一幕,心升不妙。
等到孙坚回来,他便和孙坚说到:“父帅,孩儿觉得军旗无故折断是大凶之兆,襄阳城久攻不下,不如先班师回长沙,攻下荆南再对刘表用兵?”
闻言,孙坚却是毫不在意,说道:“我屡战屡胜,唯有刘表小人设计与我,此仇必报。”
“何况现在有袁术士卒可以调度,难得可达富裕战,取襄阳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怎能因为区区风折旗竿便撤兵?传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说完之后,孙坚不听孙策再劝,当即命令韩当和黄盖等人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