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5章 赢挚苏醒(1/2)

贞观元年,惊蛰之夜。长安城的夜空被黑暗笼罩,然而,地面却突然出现了奇异的景象。地脉之中,七色霞光冲天而起,将整个城市映照得如梦如幻。这突如其来的光芒,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引起了全城的轰动。

李世民得知此事后,深感震惊与好奇。他深知此事绝非寻常,于是立即率领群臣前往骊山探查。骊山,这座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的山脉,此刻仿佛隐藏着巨大的秘密,等待着众人去揭开。

当他们来到骊山脚下时,发现秦皇十二金人残躯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十二金人,曾经是大秦辉煌的象征,如今虽已残缺不全,但依旧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此时,金人竟与《贞观律》竹简发生了奇异的量子纠缠现象。只见金人的腹腔内,缓缓渗出一些模糊的血篆,众人凑近仔细辨认,发现这些血篆竟是赢挚刻于战国末年的字迹:“待民贵如粟穗垂首日,当有异姓量天君临。”

看着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群臣议论纷纷,猜测着其中的含义。李靖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他手持镇国戟,大喝一声,用力劈开了地面的一条裂缝。随着裂缝的扩大,一股强大的力量涌出,众人惊讶地看到,九鼎的虚影缓缓浮现,托举着一个巨大的量子棺椁浮出地面。

棺椁表面的“民为天”篆文,此时已褪为灰白色,仿佛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与此同时,关中老农献上的粟穗也出现了异常,原本下垂的穗尖突然倒生,直直地指向太极宫的方向。这一系列诡异的现象,让众人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魏征一向心思缜密,他在仔细观察后,惊觉自己所写的《谏太宗十思疏》字迹,竟与棺椁上的裂痕走向完全吻合。这一惊人的发现,让整个场面更加神秘莫测,仿佛冥冥之中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操控着这一切。

李世民面色凝重,他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暗暗思忖:“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与我大唐的命运又有何关联?”

这时,大臣房玄龄开口道:“陛下,如此奇异之事,恐非偶然,其中深意,还需细细探究啊。”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不错,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查个水落石出。”

就在众人对棺椁和奇异现象感到惊叹不已时,赢挚散落于山河的躯壳也突然发生了异动。

燕赵之地,原本平静的渠水突然泛起涟漪。渠中的冰晶裂开,从中露出了《代田法》的终章。而水纹在不断波动中,渐渐凝成了一幅未史载的“贞观犁”图谱。这幅图谱精致而巧妙,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农耕工具设计。当地的百姓们围聚在渠边,看着这神奇的一幕,纷纷惊叹不已。

一位老农感慨道:“这难道是上天给我们的启示?有了这‘贞观犁’,我们的耕种岂不是更加轻松?”

云梦泽畔,橘树的年轮开始逆向旋转。楚地的童子们原本传唱的《忠秦谣》,不知为何,曲调突然发生变化,歌词也逐渐演变成了《劝唐赋》。孩子们清脆的歌声在橘林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变迁。

有童子好奇地问:“先生,为什么我们唱的歌变了呢?”

一位老学究捋着胡须,缓缓说道:“或许这是一种预示,意味着我们的国家将迎来新的变化。”

武夷山上,石磬突然自鸣,演奏出《越人歌》的新调。悠扬的音波在山间传播,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岭南的獠人,他们的纹面发生了奇特的变化,逐渐转化为《租庸调》税簿的模样。这一变化让獠人们又惊又怕,纷纷向首领询问缘由。

首领也一脸疑惑,但他安慰众人道:“也许这是好事,顺应这变化,说不定能给我们带来安稳的生活。”

关中地区,夜晚的粟田闪耀着青光。粟叶上显化出《汜胜之书》与《齐民要术》合纂的“贞观农鉴”。农民们看到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希望,他们觉得这是丰收的预兆。

而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阿房宫旧址的磁石门处,竟出现了赢挚与李世民跨时空对话的量子残影。赢挚断臂执量天尺,李世民握《帝范》卷,尺锋与书脊交汇处刻着:“民可载舟,亦能量舟。”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心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喃喃自语道:“民可载舟,亦能量舟……这话说得何等深刻,看来治理国家,始终要以民为本啊。”

一旁的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这或许是前人给我们的警示,让我们时刻牢记民心的重要性。”

李世民凝视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明白,这是一个重大的时刻。他咬破指尖,将帝血滴入九鼎之中。

随着鲜血滴入,鼎内光芒大盛,瞬间出现了三幅星轨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香烟小说网 . www.xiangyan.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香烟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